loading请求处理中...

和大家深入探讨一下校对方法中的理校法

2021-12-01 18:01:56 阅读 8806次 标签: 文案 作者: danielsu

 对于很多的校对方面的新人而言,校对方法的掌握是很重要的,这对于后期更好地开展校对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一个新人也只有对校对的方法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才能够反过来更好地服务于校对的相关工作。理校法作为众多校对方法中的一种,相信大家对于这种方法的了解并不是特别多,或者有的人是用着但是不知道是这种叫法,但是不管怎样,我们今天就来和大家重点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和大家深入探讨一下校对方法中的理校法

 校对方法之理校法

 理,即推理,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作出是非判断。段玉裁说:“所谓理校也,遇无古本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则须用此法。”发现了问题(包括前后矛盾、数本互异),又查不到可靠的根据,就只能运用“理校法”作出是非判断。举一个清代学者王念孙理校的典型案例。《战国策》上有一名篇,题为《触詟说太后》,《古文观止》选了它,是千古名作。

 两千年来,没有人怀疑它。到了清代,王念孙却怀疑“触詟”二字有误。该文说:“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詟愿见,太后盛气而揖之。”王念孙觉得:“有复言”与“左师触詟愿见”前后句文气不贯。他认为,“左师触詟愿见”可能是“左师触龙言愿见”之误,“言愿见”同前句的“有复言”文气就贯了。

 这里,涉及一个历史人物左师究竟姓甚名谁,叫做“触詟”还是叫做“触龙”?如果此公名叫“触龙”,那么王念孙的推理判断就完全正确,可能是后代传抄将“龙言”二字错合成詟字。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上面明明白白地写着:“左师触龙言愿见。”证实了王念孙推理判断的正确性。于理不合又无据可查的,在现代著作中仍然存在。现代著名编辑周振甫,就曾用理校法发现毛主席在《沁园春·雪》词中的一处笔误。该词首次在《诗刊》上发表时,词中有“原驰腊象”一句,周振甫为《毛主席诗词讲解》作注时,认为“腊象”当作“蜡象”,蜡,色白而凝重,用“蜡象”形容雪原,好像白色的象群在原野上驰骋,更加合乎情理。于是,他给《诗刊》主编臧克家写信请教,臧回信同意将“腊象”改为“蜡象”。

 看完上面的分析之后不知道大家对于校对方法中的理校法相关的内容是否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了?小编希望通过这样的分享能够让校对方面的新人更快地融入到相关的工作中去,另外建议大家平时有时间的话多上一品威客网的平台寻找相关的攻略或者教程来提高自己的校对水平。

编辑校对公司推荐

成为一品威客服务商,百万订单等您来有奖注册中

留言( 展开评论

快速发任务

价格是多少?怎样找到合适的人才?

官方顾问免费为您解答

 
编辑校对相关任务
DESIGN TASK 更多
达人信息流种草文案

¥100 已有0人投标

文案写作招标

¥100 已有1人投标

业务文案制定

¥1000 已有1人投标

文案撰写

¥100 已有1人投标

文案写作

¥100 已有1人投标

朋友圈文案写作

¥100 已有1人投标

朋友圈文案写作

¥100 已有1人投标

文案编写

¥200 已有1人投标